簡介
主要結構
智能自動道閘安裝在停車場的出入口處,離控制機不低于3米距離。由箱體、電動機、離合器、機械傳動部分、欄桿、電子控制等部分組成,集磁、電、機械控制于一體的機電一體化產品。道閘案例
自動道閘主要結構:
- 箱體:酸洗、磷化、靜電噴涂聚脂粉末后進入295℃高溫的烘房,再經兩小時以上熱融等表面處理流程,以獲得卓越的耐風雨,耐擦洗,抗紫外線,不褪色的性能。
- 一體化機芯:機芯將蝸輪減速箱,變矩機構,主軸支承,主托架等四大件集成于一體。采用45# 鋼整體精密鑄造成形后經大型數控加工中心一次性加工成形,大大減少了內部零件數量,大幅度提升了設備的整體可靠性與批量品質的一致性。該項工藝在同類產品中絕無僅有,開創了高質、優價道閘機量產之先河。
- 變頻電機:釹鐵硼稀土永磁同步變頻調速自編碼電機。電機的轉速可以精確跟隨輸入頻率的變化而變化,在轉速大幅度變化時轉矩卻恒定。在功率、轉速相同的情況下與其它常用電機比較其起動沖擊電流與體積均最小,但其轉矩卻是其它電機的2至3倍,并且在電機長時間堵轉時,電機的工作電流不會上升。因而閘桿升降可做到非常平穩,可精確控制開閘(或關閘)耗時,理論精確度達到1/1000秒,而且任何情況下電機也絕不會損壞(不包括過壓使用情況)。
- 行程控制系統:編碼定位系統與上述自編碼變頻電機所組成的特有機構,取締了現有的機械、光電、電磁等一切行程開關,做到了行程自動學習、記憶、修復。也就沒有了任何需要調節,維護以及可能損壞的部件了。
- 力矩平衡機構:采用獨特的平衡機構,僅使用一根彈簧輕松平衡1-6米長度水平欄桿或帶關節的曲臂欄桿。
- 電氣控制單元:采用微芯片為核心的高可靠性,高度集成化控制系統。內部除已集成紅外編碼控制器,氣囊傳感控制器、扭矩傳感器、紅外對射控制器、地感控制器、全固態電機驅動控制器,閘機運動位置控制器,電源系統以及高頻頭。
- 選配裝置:壓力電波防砸車裝置、遙控裝置、紅外線檢測保護裝置或地感檢測保護裝置、ID/IC卡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等配置。
分類
- 按照控制部分的性能分為:機電道閘、數字道閘、智能閘,其中智能閘具有LED顯示、語音播報功能。
- 根據閘桿分為:柵欄道閘、直桿道閘、曲臂桿道閘
- 根據起落速度分為:快速道閘、中速道閘、慢速道閘
- 根據安裝方向分為:左向道閘、右向道閘
安裝調試
地感線圈
為了使檢測器工作在最佳狀下,線圈的電感量應保持在100uH-300uH之間。在線圈電感不變的情況下,線圈的匝數與周長有著重要關系。周長越小,匝數就越多。由于道路下可能埋設有各種電纜管線、鋼筋、下水道蓋等金屬物質,這些都會對線圈的實際電感值產生很大影響,所以上表數據僅供用戶參考。在實際施工時用戶應使用電感測試儀實際測試電感線圈的電感值來確定施工的實際匝數,只要保證線圈的最終電感值在合理的工作范圍之內(如在100uH-300uH之間)。
在繞制線圈時,要留出足夠長度的導線以便連接到環路感應器,又能保證中間沒有接頭。繞好線圈電纜以后,必須將引出電纜做成緊密雙絞的形式,要求最少1米絞合20次。否則,未雙絞的輸出引線將會引入干攏,使線圈電感值變得不穩定。輸出引線長度一般不應超過5米。由于探測線圈的靈敏度隨引線長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線電纜的長度要盡可能短。車輛檢測器
線圈埋設首先要用切路機在路面上切出槽來。在四個角上進行45度倒角,防止尖角破壞線圈電纜。切槽寬度一般為4到8毫米,深度30到50毫米。同時還要為線圈引線切一條通到路邊的槽。但要注意:切槽內必須清潔無水或其它液體滲入。繞線圈時必須將線圈拉直,但不要繃得太緊并緊貼槽底。將線圈繞好后,將雙絞好的輸出引線通過引出線槽引出。在線圈的繞制過程中,應使用電感測試儀實際測試電感線圈的電感值,并確保線圈的電感值在在100uH-300uH之間。否則,應對線圈的匝數進行調整。
安裝固定
- 確定位置易顯眼處,閘桿面朝外(路口),道閘地面與路面需同一平面、路面需時混泥土地面作為道閘基礎。
- 安裝機箱(見圖1)
- 取出箱內隨機附件。
- 將箱體放置確定位置,打開箱門,用記號筆或螺絲刀在箱底板孔位處劃線,并移開箱體。
- 使用沖擊鉆分別在幾號出打上膨脹螺絲釘,孔深70-80mm,并置入膨脹螺絲,調好箱體水平、垂直度、擰緊螺母。
- 安裝閘桿(見圖2)
- 打開箱門搖轉電機搖柄,使箱體內閘桿夾至水平位置。
- 將閘桿帶有螺絲孔端水平放入箱內閘桿夾槽內,套上外閘桿夾、平墊圈,并擰緊螺母。
- 調節道閘桿托,使道閘桿處于水平位置。并使道閘桿托正好與道閘桿接觸。
- 道閘桿托的安裝方法與箱體的安裝步驟相同。
拉簧調整
- 接通道閘電源,按控制器的"▲""▼"鍵,使閘桿上下90度運行4至5次,如落桿時間桿出現抖動現象,說明平衡彈簧拉力不夠,將閘桿運行到垂直狀態。
- 斷開電源,打開箱機,松開箱蓋螺絲,取下箱蓋。
- 使用六角扳手調節每根拉簧螺絲。(見圖3)使閘桿在落桿運行時達到最佳效果。
- 若起桿時間桿出現抖動現象,說明平衡彈簧的拉力過大,重復上述操作(將彈簧螺絲放松,使閘桿在落桿運行時達到最佳效果。)
- 若起桿時,電機有運轉而閘桿不動作,說明平衡拉簧拉力不足,調節拉簧狀態或增加拉簧,直至閘桿運行正常。
閘桿長度6米配置兩根拉簧,檔桿長度4-5米配置兩根拉簧,閘桿長度4米以下配置一根拉簧。
調整時在每個螺母旋轉圈數相同,以免受力不均衡。
限位調節
道閘出廠時對閘桿的平衡狀態進行過調整,達到平衡的范圍,如現場安裝出現閘桿起落不垂直或水平狀態,需作微調時,步驟如下:
- 打開箱門;
- 使用十字螺絲刀松動限位擋板十字頭螺絲,稍作轉動限位擋板調至閘桿到水平位置,調好后擰緊螺絲;
- 當閘桿起桿不到位,限位擋板逆方向作微調,超過水平位置則反之;
- 當閘桿起桿后達不到垂直度,將限位擋板順時針方向作微調,調至所需位置;
- 鎖上箱門。
故障維修
一般簡單的道閘故障可以按照以下3個方法解決,如果您的道閘出現以下3種故障之外,建議還是請專業人士來維修。
- 不能起落桿排除方法:測量電壓是否在220V±10V范圍內;
- 不到位、抖動太大檢測原因:檢查運行開關磁鐵是否調好及平衡彈簧拉力是否過松或過緊,排除方法:調整行程控制得位置及緊固拉簧鏈接螺栓;
- 機箱內異常響動檢測原因:檢查處軸承和活動鏈接部分是否異常。排除方法:加潤滑油或更換軸承。
道閘常見故障及其維修方法主要如下:
- 道閘的線圈埋線松動:當地感線圈不能牢固的固定在巢內時,汽車壓過路面的震動會造成巢內線圈變形,改變地感初始電感量,此時傳感器必須重新復位后方能正常工作。解決方法是將融化的瀝青澆入內使其固定。
- 道閘的活節螺絲松動:活節螺絲為正反螺紋相接,上下兩個軸承之間用雙頭螺桿相接,若螺絲松動,將造成上下位均不準確。用一個80MM長Ф4的鐵棒插入雙頭螺桿之間旋動調整閘桿上下到位即可。
- 道閘的拐臂螺絲松動:若此螺絲松動,將造成道閘的閘桿上下位不準確和停桿時晃動較大,將螺栓懸緊,螺母鎖緊即可。
- 到位控制磁鐵挪位:上下到位均采用慈敏霍爾元件,若長方形磁鐵與減速機帶凸輪的圓片位置改變,造成到位不準確。將其調整準確,不可翻轉,即可解決問題。
- 斷電保護開關斷電:當道閘的控制部分失靈時,道閘的自動保護裝置將自動工作,此時閘桿停在斜上位置不動,總電源斷開,機器不工作。此時將機器門打開,將大皮帶順時針方向旋轉3-8圈到上位時即可復原。若如此多次不能恢復原狀,則需檢查霍爾元件和電路板是否失靈。
- 下拉鉤調整螺母松動:機箱內下部設有螺紋M10的下拉鉤,其功能為拉住平衡機構的彈簧和平衡功能的零點調節。并裝有兩個M10六角螺母和Ф10彈簧墊圈,若此螺母松動,機器運轉時會發生敲擊聲和平衡失調,平衡失調后雖機器還可以運轉,但會大大加重減速機、電動機以及其它傳動機件的負荷,從而影響道閘運行的可靠性和機械壽命。
主要功能:
功能一,手動按鈕可作'升''降'及'停'操作、無線遙控可作'升''降''停'及對手動按鈕的'加鎖''解鎖'操作;
功能二,停電自動解鎖,停電后可手動抬桿;
功能三,具有便于維護與調試的'自檢模式';